万佳译评

auto_1937.jpg

(图片来源:Out look India)

 

近日,“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辞去斯里兰卡总理职务”一事成为了继巴基斯坦政府轮替后的又一大南亚政坛异动。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兼负责人、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哈什·V·潘特(Harsh·V·Pant)5月14日发表了题为《科伦坡处于十字路口:印度对斯里兰卡危机的平衡外交》的评论文章。潘特认为“迄今为止,印度政府对斯里兰卡的外交态度相当灵活”,在这场席卷斯里兰卡的政治、经济双重危机中印度既不能无动于衷、也不宜过分插手。


作者首先指出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在这场空前的国内危机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他认为“戈塔巴雅是被人民高涨情绪所裹挟,才不得以主动处理当前的政治危机”。潘特强调“斯里兰卡人民的反对呼声直指拉贾帕克萨王朝,戈塔巴雅恐怕难逃怒火。拉贾帕克萨家族在斯里兰卡的统治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尽管戈塔巴雅本人拒绝辞职,但他不得不承认对新总理的任命,并承诺引入关键的宪法改革以限制自身的权力。作者进一步指出,拉贾帕克萨家族因对国内经济管理不善而饱受谴责,随之而来的是斯国内对前总理马欣达和他的儿子纳马勒·拉贾帕克萨(Namal Rajapaksa)、及其亲兄弟巴兹尔·拉贾帕克萨(Basil Rajapaksa)和恰马尔·拉贾帕克萨(Chamal Rajapaksa)等一系列家族成员的猛烈批评。为了佐证拉贾帕克萨家族在斯里兰卡的惨淡经营,潘特还引入了斯里兰卡央行行长南达拉尔·维拉辛哈的发言“除非在几天内任命新政府,否则该国经济将崩溃到无可救药”


斯里兰卡目前面临外汇匮乏、物资短缺、物价高涨、供电紧张等问题,并引发一系列抗议活动。自3月31日晚以来,政府已多次采取宵禁措施。潘特分析指出“当前,斯里兰卡正遭遇自该国1948年独立以来的最严重经济危机”。他总结了当前危机爆发的两大深层次原因:其一,斯里兰卡的外债高筑,财政管理不善的问题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戈塔巴雅政府在 2019 年选举中承诺的减税政策及2020年提出的“化肥禁令”只是压垮斯里兰卡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其二,近年来新冠疫情蔓延对斯里兰卡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斯里兰卡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随着外汇储备陷入螺旋式下降,斯里兰卡的经济决策变得越来越糟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斯里兰卡危机中潘特再次老调重弹“中国债务陷阱论”。潘特指出“科伦坡不得不暂停其外债支付,主要是因为它无法偿还来自中国的贷款,这些贷款用于资助大规模且无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政府与马欣达政府签署了建造汉班托塔港与马塔拉地区机场建设的协议。截至目前斯里兰卡对华负债已经高达65亿美元,成为当今中国债务陷阱外交的教科书式的范例”。除了指责中国对斯的债务陷阱外,潘特还批评中方在此次斯里兰卡危机中无所作为,他继续指出“现下,斯里兰卡政府与中国的债务重组谈判并不是十分有效。”尽管中国已同意通过将斯里兰卡卢比兑换为人民币来加强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介入后,中国便一直不愿继续跟进此次危机,并采取了不干涉的态度。


在地区大国应对斯里兰卡危机上,潘特“拉踩”中国后,又较为隐晦地输出了一波对印度政府的夸赞。潘特强调“印度是一个负责任且友好的邻国,并对斯里兰卡的新任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上台重振经济充满信心”。他评论指出,莫迪政府始终都在迅速适应斯里兰卡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首先是在2019年拉贾帕克萨政府以压倒性多数票当选时与其进行接触,其次则是最近继续帮助斯里兰卡度过经济危机。潘特一一列举了印度政府对于斯里兰卡危机的支持——“用于帮助科伦坡应对贷款违约的24 亿美元、以及用于柴油运输的5亿美元信贷额度和进口食品药品等基本物品的10亿美元信贷额度。此外,印方还无视了应该考虑向斯里兰卡派遣军队的一些不负责任的建议,(我们)仍然完全支持斯里兰卡的民主体制”。


当前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互叠共振,给本就矛盾重重的南亚各国带来了更多政府治理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挑战。在此次斯里兰卡危机中,印度政府反应迅速地采取了“平衡外交”手段——既有针对性地推出经济援助方案,又不过分干涉斯国内政,避免落下“霸权国家”的强硬印象。对此,一方面,我们要高度警惕印度知识精英所构陷的“债务陷阱论”,在国际场合予以有理有据有节的反击。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在斯里兰卡危机中也可以有所作为,合理加强对斯的人道主义援助与经贸联系。

(审校:李心航  编辑:邓修齐) 

 

原文于5月14日发表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colombo-at-a-crossroads/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