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10
王一栋
(图片来源:和讯网)
英国宣布退出欧盟,由此引发了欧元升值和应对欧盟经济发展衰退的压力,这些来自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内部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对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冲击。对此,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近期接受外媒采访时不无悲观地表示,目前世界金融秩序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处在“最糟糕的阶段”,甚至超过了1987年10月道琼斯指数狂跌23%的“底线”。对此,格林斯潘表示,或许这个世界需要一场“历史的意外”来解决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而应对之道则是重新回归“金本位”这一已崩塌多年的国际货币制度。为什么格林斯潘会想到金本位这条老路,这条老路究竟能否解决现时代的大问题呢?
这里的金本位,是指狭义的金本位,即以黄金作为货币铸造和流通的单位,限制其他铸币和辅币的偿付能力,因此不包含金块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确立的金汇兑本位制。学理上,1816年英国政府颁布的《金本位制度法案》被公认为金本位确立的标志。在金本位下,黄金是本位币和唯一合法准备金,可以自由流通和使用,其他辅币和有价证券可以兑换黄金,一国的财富总量与其黄金储备有直接关联。各国货币按照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形成一定比价关系,以自由流通的方式存在于旧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当中。自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经过19世纪80年代的鼎盛发展时期,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一战前夕,由于扩军备战的需要,各国纷纷禁止金币外流和自由汇兑,金币作为唯一的国际流通手段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金本位制最终瓦解。而格林斯潘所提到的“金本位”时代,正是这一段带有拜物教色彩的国际货币制度时期。他本人在采访中明确提到,1870年至1912年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同时也是金本位的黄金时期。“如果重启金本位,并重新实行1912年的市场结构,一切将会平安度过”。格林斯潘之所以如此重视金本位的历史,与金本位固有的优点是分不开的。
金本位的优点集中体现在天然限制各国政府发行货币的权力上。而这种对权力的限制又衍生出两方面的优点,即稳定世界货币金融秩序和抑制通货膨胀。首先,由于货币的发行必须与黄金存量挂钩,因此各国在铸造金币发行货币时就不得不以实际的市场需求作为依据。各国在本国黄金存量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因而金本位为世界金融秩序提供了一个无形的“锚”,各国货币的真实价值和预期性得以保证。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中的货物价格和货币比价都具有了极高的可预期性,因此金本位从制度上保证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其次,黄金的额度决定了各国发行货币的总量,相比于现今各国政府和央行通过不断发行纸币刺激内需的做法而言,金本位下的政府却无法脱离黄金的束缚而随意开动印钞机,否则该国货币会因为滥发而贬值,国际购买力会因此降低,从而减少了该国吸收黄金的能力。其他国家由于黄金总量的相对稳定却并未受到实质影响。因此,这在客观上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出现。对此,格林斯潘在其著作《黄金与经济自由》中也提到,“现代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和征税、借债这些传统收入方式比,印钞太有诱惑力了。政府借此从市场上无声攫取财富。而民众尽管身处空前和平的时代……实际薪酬并没有上涨多少。通货膨胀的后果被人们低估了。”相比当下恶性通胀频发的货币世界,金本位下的有序与稳定正是人们所向往的。而格林斯潘本人提出的回归金本位的想法也正是源于目前不断恶化和扩散的高通胀问题,在他看来,“恶性通胀已然临近”。
究竟格林斯潘所提到的回归金本位的做法能否挽救他所提到的目前世界遭遇的危机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历史乃至文化认同等一系列问题,从短期看笔者认为尚不可行。
首先,目前所实行的是推行了四十多年的“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金本位制度,采取的是截然相反的双多元化制度,即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以及汇率安排的多元化。这套体系固然存在汇率不稳定、国际收支不均衡、国际货币可预期性降低和货币政策的随意性等许多缺陷,但从整体看,目前的货币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各国依据本国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展经济的需要,同时也可避免由于一国货币的强势而主宰全球货币格局的状况。后一种情况并非笔者空谈,在金本位正式实施的一百年间,英国就是这一制度的最大赢家。当时的英国凭借稳定的海外贸易所积累的巨额财富,加之以在英国政府支持下有“银行之银行”之称的英格兰银行为核心的发达金融市场,在国际汇率稳定的19世纪一跃成为世界金融霸主。事实上,格林斯潘的这种想法究竟是否出于使美国重返昔日“日不落”帝国的后尘,尚不得而知。众所周知,格林斯潘是美元的坚定维护者,而他在担任美联储主席的任期所实施的货币政策都透露出他对于金本位的否定。他本人也曾表示,金本位毫无疑问可以保证私有财产利益的最大化,但政府却很难从中获利。因此,格林斯潘究竟是真正想回到20世纪初美元币值稳定的年代,还是只是想通过金本位制度的核心来构筑新式的美元霸权地位,现在都只是猜测。
其次,金本位制度的消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稳定的货币制度固然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但对国内经济政策的实施却形同枷锁。各国政府在币值和货价与黄金直接挂钩的情况下,很难通过价格杠杆对经济进行调控,更无法通过有效的汇率政策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在目前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政府均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国内市场的供需,而浮动汇率制度也为各国对外经贸政策所接受和使用。此外,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在于本国政府所掌握的黄金总量,因此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社会对于黄金流通的限制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当时存在超国家政体或组织,也很难对于黄金流通的限制行为作出规定。因此在发生战争时,各国完全可以自行限制黄金的流通和汇兑,转而使用辅币或证券等形式作为国际支付的临时手段。这样一来黄金流通链会出现断裂,在一国封闭本国黄金流通时,其他国家对该国的汇率就会出现不稳定和波动,而这种不稳定和波动将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导致一轮国际汇率的震荡。严重至一战的情形,主要国家均禁止黄金外流,失去了运行的环境,金本位就不复存在。而目前多元化的货币储备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货币发行国即使因爆发战争等不稳定因素而关闭交易渠道时,国际汇率杠杆会自动调节,其他主权货币会更多地参与国际收支平衡当中,而不会因一国一地的突发事件导致全球货币金融格局的崩塌,这也是牙买加体系潜在的优势。此外,也有人认为目前国际黄金储备有限,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就大大超出了黄金产量的增长速度,但金本位一直存续到一战结束。由此可见,即使格林斯潘梦想回到那个金币横流汇率稳定的年代,从理论上也很难真正实现。
最后,要回归到格林斯潘提出金本位思想的源头,就是世界恶性通胀的来临。事实上,二战后美元取代黄金成为了世界货币,就已经为恶性通胀埋下了伏笔。美国政府梦想通过构建以美元为核心的双挂钩制度实现美元的货币金融霸权地位,却因为难以实现美元的全球流动与美元币值稳定之间的“特里芬难题”而最终破产。尽管美元—黄金体系已然瓦解,然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却得以保留。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实际上是构筑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贸格局。美联储可以肆意地印刷钞票,美国政府享受铸币税的同时又可以通过汇率杠杆和经济政策将多余的美元流向世界各地,让全世界为美国“消化”其自身的经济过热。越来越多的美元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而流向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很难通过自身的货币政策来独立影响本国市场。在经历过一次次的冲击之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也越来越少。这就是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所阐述的困境:为了让货币政策更照顾国内经济环境,汇率脱钩美元是必然选择。当发现美元的输出无法有效缓解美国国内通胀压力的时候,格林斯潘的这种“回归正统”的想法或许也就能够得到一点理解。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海洋与边界研究院国际法学专业2014级博士生)
上一主题: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回顾与果阿会晤展望
下一主题: 南海仲裁——法律外衣下的主权侵害行为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