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涵译评
(图片来源:印度斯坦时报)
近日,印度前外交官高·帕塔萨拉蒂在新闻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分析印度目前外交政策中的“多向结盟”特点的文章。该文不仅从历史维度考察了印度所倡导的“不结盟运动”,还分析了当前印度的“多向结盟”外交实践。全文编译如下,文内观点仅供参考。
帕塔萨拉蒂开篇考察了印度对“不结盟运动”的参与过程。他认为自50年代声明“不结盟”立场以来,印度在组建和加入区域经济安全组织方面的态度一直在发生变化。尽管参与“不结盟运动”的120个国家都声称不会在美苏大国竞争中选边站,印度作为这一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也不断阐明这一立场,但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当世界各国目睹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联手“遏制”苏联时,“不结盟运动”的矛盾之处暴露无遗,这一系列事件也直接造就了孟加拉国的诞生。随后印度与苏联签署了《印苏友好合作条约》,开始与苏联合作,而90年代苏联解体又造就了新的集团和联盟。
他认为从印度的立场出发,能与所有处于全球权力中心的国家以不同方式进行合作是符合己方利益的。他指出,经济一体化在当今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而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中,印度发现自己与美国和日本的联系更为紧密了。他指责日益强大的中国“热衷于炫耀其军力”,甚至“对所有邻国都提出了海陆领土声索”,许多邻国都“不敢做任何有可能会得罪中国的事”。他认为,目前俄中关系之所以持续升温,是因为俄罗斯受到了美国的敌视逼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由此他对于处理大国关系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当前形势下,与任何一个大国直接对峙都是不明智的,必须保持沟通渠道畅通,以便能与各方保持交流。由此他认为,这便是印度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共同组建四方安全对话的基本原则。而澳大利亚之所以一度放弃组建这一机制,是因为前总理陆克文过于亲华。他强调,印度外交政策具有高度连贯性,现任总理莫迪基本延续了其前任的外交方针。
帕塔萨拉蒂也尖锐地指出,尽管四方安全对话在推动印太地区的军事特别是海上安全方面的合作中卓有成效,但是四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进展却不尽如人意。他特别强调,在印度与美国强生公司关于疫苗合作的谈判失败后,印方提出的在本土推动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的构想也遭到了破坏。他还指出,尽管印度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协定,但“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印度选择不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美国或欧盟谈判此类协议对于印度“更有意义”。他指责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激增至每年729亿美元完全是中方的贸易行为所致。近期印度加入了美国牵头组建的“印太经济框架”,帕塔萨拉蒂认为此举或将极大助推印度“东向政策”,推动印度与东盟国家和四方安全对话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不断发展,这将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扩张态势”形成有力制衡。
此外,他指出近期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为印度提供了一个完善其“西向政策”的机会。印度可以以伊朗为突破口,一路向西,扩展经济合作,而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对于印度开拓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建立可靠稳定的沟通渠道更是极为重要。他还强调,此次峰会为印度总理与伊朗总统的会晤提供了机遇。当前印度从伊朗购买石油受到了美国制裁的影响,从印度的长远利益来看,在伊朗核问题上印度应该呼吁结束对于伊方的制裁。他犀利地指出,美方发起的制裁并没有解决美伊之间的分歧。
帕塔萨拉蒂认为目前印度在外交上应充分发挥务实思想,重点维护印度在其西部邻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他以近期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冲突为例,强调中亚地区目前有发生宗教冲突的风险,他认为在当前俄罗斯卷入与乌克兰的冲突的情况下,印度向亚美尼亚提供大量武器是一种“务实外交”的体现。他还提到了近期印度与以色列、美国和阿联酋组建的I2U2机制召开了首次领导人会议。当前情势下,向非洲和西亚国家供应小麦的重要航线已被封锁,粮食安全令不少国家忧心忡忡。而I2U2伙伴国家在水资源利用、粮食安全、健康、交通和太空等领域达成了诸多共识,会议还决定结合以色列的节水技术在印度各地建设食品加工业园区。高·帕塔萨拉蒂在文中发出感叹,认为十年前的印度根本不可能获得阿联酋的资金、以色列的技术以及美国的支持,而这一切如今已成为现实。
综合全文,帕塔萨拉蒂认为印度从“不结盟”到“多向结盟”的转变是基于维护其国家利益的务实选择,无论印度与哪国开展合作都应切记要尽可能保留与所有国家沟通的渠道。对于当前国际局势,他强调“多向结盟”是最有利于印度自身的外交方针。
(审校:张含睿 编辑:段染)
原文于10月6日发表于“印度教徒报商业在线”网站
https://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opinion/indias-new-multi-alignment/article65977193.ece
上一主题: 美国宣布对华出口管制新规:芯片战争再升级
下一主题: 印巴关系有所升温,但切勿陷入盲目乐观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