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院接收2024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我院现开通推免生预报名系统,热忱欢迎广大推免生申请我院硕士研究生。
一、 接收推免生计划
2024年硕士招生总数10,专业国际关系,计划招收推免生8人。根据实际生源情况可能做出适当调整。
二、 申请条件
凡取得所在学校推免生资格,拥护党的领导、愿为国家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的考生,均可参加我院推免生预报名。满足以下条件者优先考虑:以本科期间学习成绩排名为主要依据,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全国竞赛表现突出者;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50分及以上;雅思成绩7分及以上;托福成绩100分及以上;外语专业四级优秀及以上或相应高等级证书。
我院接收跨学科推免生,申请人的本科专业应与国际问题相关,包括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外语类(英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及日语、韩语和中国周边国家其他语种)、法学、地理类、资源环境科学等与我院研究密切相关的专业。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入学资格。
拟申报我院2023年推免生预报名的应届本科生(含本校和外校),须通过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生预报名系统”(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时间为2023年9月20日至2023年9月24日。
三、预报名流程
1.推免生填报志愿
推免生可在“预报名系统”首页直接使用个人证件信息进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学习信息等,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材料上传、志愿填报等后续操作。
考生报名后,可在系统内进行志愿填报,志愿填报完成后一旦提交,将无法修改,也无法退回重填,请考生填写专业志愿及各类信息时务必慎重仔细。
2.资格审核及志愿管理
学院将于2023年9月25日前查询考生志愿,并完成初步筛选、资格审核工作。确定复试名单后,向考生发放复试通知,通过初筛的考生将会收到“预报名系统”发送的复试通知。
3.复试
考生查看复试通知,并对复试通知进行接受或拒绝操作,一旦操作不可更改。学院查看考生回应状态和志愿详情,下载接受复试考生名单并组织复试(复试具体细节安排,将另行通知在院网上)。
面试时间:2023年9月27日(本地学生线下参加面试,外地学生可选择线上或线下面试)
4.复试结果通知
考生完成复试后,我院将按照本年度推免生计划和复试综合成绩排名确定通过预报名的考生名单,并向通过预报名的考生在“预报名系统”内发送通知,考生应在回应时限内对邀约通知进行接受或拒绝操作,一旦操作不可更改(未在要求的回应时限内确认志愿的考生,视为放弃预推免)。
所有被确认为“通过预报名”的考生,须在教育部建立的“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全国推免系统”)开通后在规定时间内填报(以后续通知为准),推免志愿填入我院相应专业(以专业代码为准),后续推免生工作将通过“全国推免系统”进行。
四、复试要求
复试将分三部分进行,即:背景评估、外语面试和专业面试。
(一)背景评估:主要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包括:考生的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情况。
(二)外语面试:主要测试考生外语的听、说、读、译等能力。
(三)专业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倾向)、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和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以及攻读硕士学位的目的与科研计划等。
(四)综合成绩的计算:背景评估成绩、外语面试成绩和专业面试成绩均实行百分制。综合成绩=背景评估×30%+外语面试成绩×30%+专业面试成绩×40%。
五、复试遴选原则
按照推免生计划和复试综合成绩排名,确定通过预报名考生的名单。
通过预报名的考生名单及新生学籍注册均以“推免服务系统”备案信息为准,未经公示及“推免服务系统”备案的考生将无法进入通过名单。
获得我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免复试的考生,直接在“推免服务系统”中完成操作即可,我院及时确认优秀营员推免志愿。请在系统开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我院(以后续通知为准),我院将优先考虑,未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相关操作者,视为自动放弃优秀营员资格。
如所在学校尚未完成推免生资格选拔工作而无法提供推免资格和排名情况证明者,我院同意考生在填报系统中暂不提交该证明,待所在学校可以提供该证明后,考生将盖章的证明拍照后发至邮箱332707765@qq.com,邮件主题命名为:推免证明+姓名+学校。
如有任何新的讯息,我们会在网站第一时间发布,敬请关注。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联系人:王老师
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2023年9月19日
上一主题: 2023年国际问题研究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公示
下一主题: 2023下半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公告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