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十年:金融合作的成果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3日 浏览量:4442

杨凌


金砖金融合作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十年来,金砖国家携手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立新开发银行,设立应急储备安排,硕果累累。在新的十年,金砖国家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扩大影响,协同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朝着多极、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

 

一、十年金融合作硕果累累

金融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方面。十年来,金砖国家在汇率、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展开携手合作,取得了以下三大成果:

第一,助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砖国家通过协同行动,积极推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治理改革,加强了国际金融监管的政策协调,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在金砖国家的协同努力下,人民币于2015年11月正式“入篮”,IMF份额改革方案也在同年12月获美国国会批准。目前,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4个金砖国家跻身IMF股东行列前十名。

第二,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在2012年峰会上提出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峰会上签署了《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协议》。2015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开业运营,初始资金为1000亿美元。新开发银行着眼于长期发展融资,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两年来,新开发银行共发放了15亿美元贷款,支持了7个绿色可再生能源项目,在中国获得了3A评级,成功发行了3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同时在非洲设立了第一个区域办公室。

第三,设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在2014年巴西峰会期间见证签署了《关于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条约》。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着眼于金融稳定,在成员国面临国际收支压力时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其初始承诺互换规模为1000亿美元。在旧有的全球金融安全网中,国际金融机构受其治理结构和贷款条件制约未必能快速纾困,中央银行间双边货币合作又可能出现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采取认缴份额承诺制,资金分散存于各国央行由其“自我管理”,于危机时期兑现承诺,集中筹资进行救助。这一方面提高了成员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层次。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变革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融资与救助上的垄断,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品”和“替代品”,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建立金融危机自主管理模式,创建集体金融安全网的重大尝试。

 

二、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成功的原因

金砖十年并非一路坦途。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至今未能重回正轨。既有国际金融机构运作成熟,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同时,金砖国家内部还有巨大的地域、文化、制度差异。金砖国家能克服重重困难,主要归功于内外两方面的条件。

不断变换的世界经济形势是合作成功的外部条件。短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机。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措施,出口导向型的金砖各国承受了较大冲击。为维持本国的币值稳定、减缓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金砖国家必须紧密合作,共同应对。中期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提供了空间。一方面国际市场资金供给的途径和力度不断收缩,金砖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巨大的融资缺口,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资金需求的水平和结构有所变动,金砖国家外汇储备缺乏盈利的投资渠道,两方面共同作用,促进了金砖各国相互合作。长期来看,国际金融秩序失衡为金砖国家金融长期合作提供了动力。目前,国际金融秩序还需进一步朝多极、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金砖国家只有集体行动,才能在已有的体制下扩大话语权,提升影响力,推动更实质的改革步伐。

正确的合作方针则是合作成功的内部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务实为先。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始终以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应急储备安排等举措就是着眼于五国经济发展中融资缺口大、汇率不稳等问题。二是互利合作。金砖国家禀赋优势互补,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方面技术领先,印度信息产业优势显著,俄罗斯能源业和重工业技术优势明显,巴西和南非自然资源丰富。这些优势互补互利,夯实了金融合作的根基。三是结伴同行。金砖合作是五个经济体量、国情差异较大的国家摈弃“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想法和做法,共同探索国际金融合作新模式的历程。建立长期平等的伙伴关系一直是金砖金融合作的亮点与重点。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祝宪曾强调要尊重所在国的主权和有关政策要求,“建立长期平等伙伴关系是我们强调的重点,项目建设中尽量遵守有关国家规定,而不是另起炉灶”。新开发银行在相关文件中也强调,银行将在主权至上(National sovereignty is paramount)的基础上与会员达成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

十年以来,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在内外力结合的作用下取得了为国际社会所瞩目的成果,有力回应了相关方面的质疑,走出了探索期,走入了成长期和初步收获期。前行仍未有穷期,下个十年,金砖国家仍需继续合作,扩大影响,提升“金砖”成色。

 

三、金砖国家为国际社会持续贡献“正能量”

厦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见证了当代中国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改革进程。选址厦门体现了本届领导人峰会以开放引领改革的理念。以厦门峰会为起点,金砖国家需要吸收已有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为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贡献“正能量”。

首先,金砖国家须坚持在金融合作的道路上“结伴而行”。金砖五国虽然国情不同,但都处于相近的发展阶段,面临类似的问题。在汇率稳定以及基础设施的融资等问题上,金砖五国需要平等合作,相互照顾,彼此关切,通过战略性的沟通和系列双边、多边的安排为共同的稳定和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其次,金砖国家要持续为国际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目前,金砖国家需要进一步为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特别是作为金砖金融合作主要成果的新开发银行,要持续以符合市场和国际规则的方式治理和运作,也要发挥自己在合作策略、合作项目、合作工具、合作方法上的“新”特色,力求在金砖国家外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最后,金砖国家应欢迎“搭便车”,通过“金砖+机构”的金融合作模式实现共同发展。在今年6月19日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介绍了“金砖+”的理念,强调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联络、互动、对话及合作。下一步,“金砖+”的对象还可朝着国际金融机构的方向扩展。应急储备安排、新开发银行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紧密合作,提高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的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也需与金砖国家协同改革,加强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未来,“金砖+机构”的双赢合作模式前景可期。

 

(作者是武汉大学法学院2015级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生)

 


 

“Golden Decade”of BRICS Financial Cooperation——Retrospect and Prospect

YANG Ling

September 5th, 2017 witnessed the successful conclusion of the 9th BRICS summit at Xiamen, China. In the past decade, the BRICS work closely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y re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New Development Bank and Contingent Reserve Arrangement. In the following decade, the BRICS should build further consensus and enhance influence, to push for a multipolar, fair and reasonabl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