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身肩大任——记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5日 浏览量:7465

江城九月,秋风送爽,武大校园,人才济济。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又迎来了新的一批莘莘学子。2014年9月15日上午10点整,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标本楼四楼报告厅如期举行。与会人员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胡德坤院长、胡焰初常务副院长、熊晓煜副院长、匡增军副教授、两院办公室老师赵伟、郁艳琴等,以及两院2014级全体硕士、博士新生和老生代表。

典礼由胡焰初常务副院长主持,简洁、生动的主持在开场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会议气氛。

首先,熊晓煜副院长向全体14级新生们隆重介绍了出席典礼的各位老师,并对新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其后,匡增军副教授对即将开展新的学习生活的同学们提出了语重心长的建议。通过对以知识输入型学习为特点的本科时期和以研究型、自主型学习为特点的硕士时期的对比,他建议同学们要多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认真踏实地做好学问,从而才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上有所建树、开拓创新;他鼓励同学们做一个有社会和国家责任感的高产的研究者,多对事实问题进行思考,写出高质量的学术文章,要“珍惜自己的文字,如同鸟儿珍惜自己的羽毛”;他建议同学们要知行合一,做学问“要向外行一样思考,像内行一样实践”;最后,他还呼吁同学们多多锻炼,强身健体,为学习和科研打好坚实的基础。匡老师的妙语连珠的讲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老生代表俊倩同学对师弟师妹们发表了亲切的寄语。几年的学习生活,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两院优渥的科研资源和学习条件,她建议同学们认真上课,勤奋读书,把握机遇,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硕士新生代表钱彬同学也对同学和老师们进行了诚挚的致辞,作为一名本科毕业于本校、如今重返母校学习的“老武大人”,他将学校比喻为圣土,认为在校的学习时光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希望同学们都能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同时他还对圆满完成迎新工作的全体师长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并希望和来自不同专业的同级新生们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成长。博士新生代表王敏也进行了激情澎湃的发言,作为一名从工作岗位重返校园的师长,她向新生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珍惜。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珍惜丰厚的科研资源、珍惜优越的学术平台;二是要奋斗。为自己的青春、为学院的未来、为国家的兴盛而奋斗;三是要规划。预成事,先立志。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是决定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有的放矢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做出更好的成绩。

最后,胡德坤院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边海院和国问院的成立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愿景。他强调说,两院不同于其他学院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培养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研究机构,是面向国家现实问题解决需要的智囊库。如今中国面临诸多边界和海洋争端亟待解决,也正为建成海中强国而努力,国家机关亟需专门从事边界与海洋问题研究的人才,胡院长鼓励大家趁势而上,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优秀平台和资源培养自己,茁壮成才。另外,胡院长还对新生们寄予了殷切地希望:首先,学生的成长与国家的成长息息相关,作为时代前沿学科的研究者,学生们是时代的开拓者,必须敢于担当大任,敢为人先;第二,在跨法、史、外语、国际外交关系、水利水电、地理勘探等不同专业的学习环境下,同学们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培养跨专业的思考方式,夯实专业基础;第三,要多多关注新闻媒体,收集与边海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掌握国际重大问题的最新动向,促进基础知识学习和科研创新,为国家现实问题贡献力量;第四,学院的蓬勃发展需要同学们团结一心,积极向上,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希望在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把学院建设地兴旺昌盛。胡院长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感染了在场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也为典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相信新生同学们将会以最饱满的精神姿态迎接全新的学习和科研生活,与众多师长共同奋进,促进学院的发展再攀高峰,成为学院历史的奠基人和国家的中流砥柱!

撰稿人:刘梦)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